1、灵芝(⾚芝)
最常见的灵芝品种,分布较⼴,主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林区,能批量⼈⼯栽培,是中外著名的药材。
2、紫芝(紫灵芝)
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四川(西昌、德昌、凉⽔、⽊⾥),云南(墨江、临沧、澜沧、红河等),⼴东,⼴西等地,⽣于常绿阔叶林地的⼲基,伐桩及其周围,能⼈⼯栽培。
3、热带灵芝
主要产于福建的厦门,同安,南安等地,⽣于林地腐⽊桩及其周围地上。
4、匙状灵芝(背柄紫芝)
主要产于云南南部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地枯⽊⼲及伐桩上。
5、薄盖灵芝(薄树芝、密纹薄灵芝)
主要分布于⿊龙江、辽宁、云南、⼴东、海南等地,⽣于阔叶树⽊⼲基部,数量不多。
6、铁杉灵芝(松杉灵芝)
主要分布于吉林、⿊龙江等地,长在枯死的落叶松,铁杉⽊桩上,数⽬不多,能⼈⼯栽培。
7、橡胶树灵芝
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于橡胶林地的⽊桩周围。
8、树芝
主要产于云南的⼤姚,⽣长在混交林地腐⽊的基部,数量稀少。
9、褐孔灵芝(亚元灵芝)
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长于阔叶林⽊上,数量稀少。
10、硬⽪灵芝
主要产在云南的红河、陕西的武功、长在林地或腐⽊枝上,数⽬不多。此外,还有台湾灵芝和韩国灵芝,这两种灵芝产量较⾼,不过都是⼈⼯栽培。
灵芝虽然属于多孔菌科,但生命历程也是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菌丝阶段,一个子实体阶段。而灵芝在菌丝阶段也是需要吸收一些来自培育基的营养,灵芝的菌丝生长在基质中,菌丝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都是从培育基中吸收的,菌丝以表面吸收水分和营养,同时分泌酶来分解转化营养物质。
菌丝体生长中互相交错联结,形成各种菌丝组织,这时培养基表面的菌丝体发生局部膨大,突起成瘤状的白色菌蕾。随着营养、水分的不断输入,菌蕾细胞也迅速分裂增殖,以顶端生长方式不断延长成棒状的菌柄,菌柄圆形直立,或沿着瓶壁成扁圆形向上伸展,菌柄长出后,顶端开始膨大,出现菌盖雏形。
菌盖生长点扩展、连结、交合,形成生长圈,一轮轮沿灵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水平方向向外生长,直至形成整个菌盖。菌盖下方不断分化加厚而形成白色或淡黄等色的子实层。
然后在子实层上显现许多小孔——多孔结构。在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灵芝菌盖边沿有一圈嫩黄白色生长圈,颜色也由菌蕾时的白色逐渐变淡黄,在灵芝菌盖边上的淡黄色生长线慢慢消退,待菌盖四周一圈浅色消失时,菌盖已停止生长,再加深成黄色、红色、紫色等颜色。
表面呈现漆样光泽,从菌管中散出大量褐色孢子粉,这也就代表灵芝已经成熟了。
以上就是灵芝的生长过程
种植效益
1、种植成本:包括菌种、场地租金、人工、水电、农药等费用,每亩种植成本在4万左右。
2、种植利润:每亩大约能产1000斤灵芝,按市场价格80元/斤,每亩收益在8万左右,除去成本每亩纯利润在4万左右。
一、栽培时间
灵芝最适宜的栽培期为4月10日至5月10日,5月20日后陆续开袋出芝。每年6-7月是梅雨季节,因此,要确保6月10日前全部开袋出芝,让灵芝子实体生长能处于一个高温高湿环境,从而取得高产稳产。
二、配制养料
1、栽培灵芝的培养料要特别新鲜、干燥。新鲜培养料的营养丰富,杂菌含量少,有利于菌丝的萌发,抑制杂菌的生长。
2、养料配方一:棉籽皮79%,麦麸约20%,蔗糖1%,拌料含水量60%-65%。
3、养料配方二:玉米轴渣50%,杂木屑约30%,麦麸约20%,拌料含水量60%-65%。
4、养料配方三:稻草粉45%,杂木屑约30%,麦麸(或米糠)约25%,拌料含水量60%-65%养料配方四:杂木屑约75%,麦麸约25%,硫酸铵约0.2%,拌料含水量70%。
三、装袋
将每个塑料袋中装入养料大约1千克,装袋一定要装结实,装完后将袋口扎紧熔封,然后进行灭菌处理,将菌袋放入灭菌室中,将温度升高到100℃,一直维持大约10到12个小时,然后等其自然冷却。
四、接种发菌
1、菌袋温度降到30℃时将菌种种入,在菌袋上打上孔,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灵芝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对于用塑料绳扎口的菌袋,待菌丝封面后,必须在菌袋两头扎微孔通气。
2、灵芝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灵芝房的空气湿度为85%-95%,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湿度太低会使灵芝子僵化不发,实体瘦小,子实体形成初期的水分管理以地面、床架、墙壁、空间喷水为主。
3、当灵芝菌盖直径大于3厘米后,要随着通风量的加大,增加喷水次数,直接向灵芝喷洒即可,每天3-4次。
五、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