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荷的性质
答: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2、电场
答:在带电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它对放在其中的任何电荷表现为力的作用,这一特殊物质叫做电场。
3、电阻,影响电阻的因素
答:电流在导体内流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叫做电阻,用R表示。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异体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R=ρL/S。
4、串联电阻的特点
答:①流过各电阻的电流相同。
②串联电阻上的点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
③串联电阻的点电阻为各电阻之和。
并联电阻的特点
①各并联电阻上的电压相同。
②并联电阻的点电流等于各并联电阻流过电流之和。
③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的倒数为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5、电能
答:电能是用来表示电场力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功用W表示W=ptW:电能(kw.h)p:电功率(w)t:时间(h)。
6、什么叫有功,什么叫无功?
答:在交流电能的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非电、磁形式(如光、热、机械能等)的那部分能量叫有功。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无功。
7、什么叫力率,力率的进相和迟相是怎么回事?
答:交流电机制功率因数cosФ,也叫力率,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Ф=p/s,在一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电机的功率因数越高,说明有功所占的比重越大。同步发电机通常既发有功,也发无功,我们把既发有功,又发功的运行状态,称为力率迟相,或称为滞后,把送出有功,吸收无功的运行状态,称为力率进相,或称超前。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伏特是根据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用化学方法产生电流原理的意大利科学家伏特的姓氏命名的专门名称,1881年最先由国际电工委员会采用伏特为电压单位名称。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伏特作为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导出单位的专门名称。作为电压的单位,“国际伏特”与“绝对伏特”有所不同,其间的关系是:1国际伏特=1.00034绝对伏特,1948年用“绝对伏特”取代了“国际伏特”。
在载有1A恒定电流导线的两点间消耗1W的功率,这两点间的电位差就是1V。伏特也可以用公式表示为:1V=1W/A。
伏特(volt)简称伏,在国际单位制(SI)中符号为V,即电场力将1库仑(C)正电荷由a点移至b点所做的功为1焦耳(J)时,a、b两点间的电压为1V。
有时也需用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作电压的单位。
电学小子测谎仪实际上是一种生理反应仪器,其原理基于人类心理和生理的相互作用。仪器通过测量人的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速率、皮肤电导和肌肉紧张度等多种指标,来反映当事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通常当人在撒谎时,会因为紧张和不适应而引起生理指标的变化,比如心率增加、呼吸加深等。电学小子测谎仪通过对这些变化的监测和记录来判断是否有欺骗行为。虽然有争议,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电学小子测谎仪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