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蛇类神经毒和血液毒的区别
时间:2025-05-12 21:39:51
答案

答:主要区别。第一,蛇的种类不同,蛇类神经毒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等蛇分泌的毒素;而血液毒包括如蝰蛇、腹蛇、竹叶青、五步蛇等。

第二,毒素的持续时间不同,神经毒素持续时间7小时左右;而血液毒素持续时间1~2小时左右。

第三,被咬伤的症状不同,神经毒素能使神经僵硬,失去控制力;而血液毒素能使血液循环凝固。

蛇类毒性排名
答案

1. 内陆太攀蛇

虽然只有2米长,但是它的威力要远远超过外表。根据科学家分析,它仅仅释放一次毒液,就足以杀死20万只老鼠。一只普通老鼠的重量大约是300g,简单按照体重换算成人的话,也够毒死1000人了!而且,内陆太攀蛇的攻击速度也是蛇类中顶尖的,如果遇到内陆太攀蛇,恐怕只能等死了。

2.海蛇

海蛇的毒性很特别,猎物在最初被咬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是毒素却已经悄悄渗入身体每一处,有感觉的时候已经无药可救。尤其在针对人类是,海蛇的毒素更容易被吸收,杀伤力更强。科学家介绍,海蛇的毒性是氰化钠的80倍。氰化钠毒性多大呢?这么说吧,口服50~100mg氰化钠,基本上这个人就会猝死了。即使不马上死亡,也活不了多久——你说海蛇毒素有多可怕!更可怕的是,它们就分布在中国沿海,希望大家都不会遇到它们!

3.黑曼巴蛇

黑曼巴一般长2米,最长的纪录是4.5米,分布在非洲地区。一般来说,15-20毫升的毒液就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黑曼巴咬过的猎物,几乎没有能活过半小时的。而关于黑曼巴的传说也很多,据说有一条黑曼巴曾在13个人类围剿下,一分钟内杀死所有敌人,堪称恐怖!

4.黄金眼镜蛇

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全身金黄,并且有一些黑色的斑点。虽然黄金眼镜蛇的致死率没有黑曼巴那么高,但是攻击案例却超过了黑曼巴。

5.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是最臭名昭著的毒蛇,其毒性也是非常可怕的。据科学家介绍,眼镜王蛇的蛇毒里有神经毒素、心脏毒素和各种酶类。猎物在被咬后会感到剧痛、眩晕、麻痹并嗜睡,最后呼吸、心跳衰竭而死。眼镜王蛇一次释放的毒素,在半小时之内足以杀死一头大象,人类更是没什么抵抗能力。

6.菲律宾眼镜蛇

顾名思义,是一种分布于菲律宾的毒蛇。其毒素主要是神经毒素,影响猎物的神经信号传递。一般来说,菲律宾眼镜蛇的猎物在被咬后会在1小时之内迅速失去呼吸能力最终死亡。

7.贝尔彻海蛇

又叫贝氏海蛇,身长0.5-3米之间,其毒液中含有52.3%的神经毒素、32.2%的肌肉毒素和其他酶类。在很多评选中,它都被选为第一毒蛇,但这个评选争议很大,其毒性完全达不到第一的级别。

8.东方虎蛇

这种蛇中有很多都带有黄色或褐色的条纹,类似老虎,故而得名。它的毒液中有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都是捕杀猎物的利器。

9.死亡蝮蛇

听到名字,就知道它是多么可怕了。它和其他蛇类不同,毒素里全部是神经毒素,可以在6小时之内导致猎物的呼吸系统被破坏。好在它的毒发时间比较长,因此被咬的人的存活率近年来由于救治及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0.巨环海蛇

一般体长在2米左右,是水陆两栖蛇,因此分布范围极广,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都有分布,是世界数量最多的蛇类之一。

蛇类进化史
答案

蛇类是爬行动物中的一支,它们属于爬行纲下的有鳞目。蛇类的进化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8亿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以下是蛇类进化史的一些关键节点:

1. 蛇类起源:蛇类最早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蜥脚类爬行动物。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四肢,并发展出了特殊的身体结构和行动方式

2. 蛇类多样性的出现:在白垩纪晚期,蛇类开始出现了多样的形态和生态类型。一些蛇类进化出了具有毒牙的毒蛇,而其他一些蛇类则进化出了无毒的构造各异的物种。

3. 蛇类的适应性进化:蛇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一些蛇类进化出了具有强大咬合力和适应捕食哺乳动物的特征,而其他一些蛇类则进化出了适应水生环境或地下生活的特征。

4. 现代蛇类的出现: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蛇类逐渐演化出了现代蛇类的形态。现代蛇类包括有毒蛇、无毒蛇、蟒蛇、眼镜蛇等多个科属。

需要注意的是,蛇类的进化历史仍然存在一些未解之谜,科学家们仍在不断研究和发现新的化石证据,以更好地理解蛇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推荐
© 2025 嘉成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