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儿粑是四川省的特产。
猪儿粑的来历还有一个民间故事,相传当年在湖广填四川时,移民们在兵荒马乱中为祈求平安,把家中仅有的糯米做成小猪样的粑粑,放在桌上进行供奉,其诚心感动了上苍,从此风调雨顺,人民幸福安康。为了更好地纪念,猪儿粑也从此成为了人们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刚蒸熟的猪儿粑洁白且有光泽,晶莹剔透、温软如玉,吃起来味道更是独特,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欢迎。

猪儿粑的馅料主要有甜馅和咸馅两大系列。甜馅主要以白糖、化边油、桂花糖或玫瑰糖、芝麻、核桃果料等为原料。而咸馅则以鲜肉笋丁、肉末鲜菜、鸡肉鸡丝等为原料。
1、糯米粉250g,四川芽菜两小包,五花肉沫200g,豆腐干两块,冬笋一小根,猪儿粑叶荷叶适量,葱末一小碟,蒜末一小碟,姜末一小碟,盐、鸡精各两勺。
2、先放点姜末在碗里,碗可以用寿星碗。然后放上开水,这样就飘出了一阵姜的香味,等水冷到手可以伸进去并且不会被烫得跳起来后,就把五花肉肉末放进去,再撒上葱花,伸出小手,搅拌均匀。
3、豆腐干和冬笋切成丁,小指甲盖大小即可。
4、猪儿粑叶或荷叶都行,清洗干净后,晾干水分。
5、肉末大概泡上20分钟,然后倒进漏勺里,清洗一下。
6、然后肉末里的葱姜都不用慢慢挑出来,反正都是要跟着炒的。
7、锅里放油,油热后,先把肉放进去朝,因为是五花肉,还能炒出点油来。就这这个有,分别炒豆腐干、冬笋、芽菜等。
8、紧接着,炒好的五花肉、豆腐干、冬笋、芽菜放在一起炒,这时就可以加上蒜末了,在起锅前,再把葱末放进去。然后,盛在碗里,备凉。
9、糯米粉放少许温水,搅拌,如果水放多了,继续加粉,干了就继续加水。总之这是一个循环。
10、直到面团变得有光泽并且不怎么黏手,就收。
11、最后就开始包猪儿粑啦。先把叶子剪成正方形的样子、然后面团揪出手刚好握住的大小,搓成圆,压扁,放上已经冷了的馅儿,可以多放点馅儿,然后合拢,又搓成圆,然后放在叶子上。如此重复着来。
12、猪儿粑之多,不止蒸一锅,那么就可以放着,等这锅好了,蒸下一锅。最后,鲜香四溢的猪儿粑就出笼了。
做猪儿粑不用小麦磨的面粉,而是用糯米和大米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装入布袋,榨干后的粉子,直接叫猪儿粑粉或者叫磕粉,汤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