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描写的是春天。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作者通过听觉,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活力的春景图。诗的三、四句是作者的联想,一句“花落知多少”,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使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情趣,沉迷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无法自拔。
《春晓》描写了鸟、雨、花、风四种景物,春天的鸟儿、春雨、盛开的花朵以及温暖的春风是春天标志性的景物,诗人没有刻意去描绘,只是听到鸟叫声、风雨声,然后感叹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非常的自然细腻。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他是描写春天的季节的。有句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晓的第一句诗句就是“春眠不觉晓”就是说: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经破晓了,第二句:“处处闻啼鸟”意思是说:到处都是小鸟的鸣叫声,扰乱了我的睡眠。
还有第三句和第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是说夜里风声雨声不断,春花不知吹落了多少?这些都是描写春天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