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有三种计算方法:
一、按投资额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项目建设周期=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报告期实际完成投资额
也有人主张按下式计算:
项目建设周期=(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上期已竣工与未开工单项工程计划总投资))/报告期实际完成的投资额
此式实际上是说明施工的单项工程全部建成所 需的时间,而不是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
二、按项目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项目建设周期=报告期施工项目个数/(报告期竣工(或全部投产)项目个数)
项目的建设规模有大有小。用建设项目个数计算,有时不能正确地反映建设周期的长短。
三、按生产能力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项目建设周期=(报告期施工项目建设规模(或施工规模))/报告期新增生产能力
不同行业的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不同,用生产能力不能进行综合计算。
实际统计工作中多用投资额计算项目建设周期,因为它具有综合性与可比性,而又不受建设项目本身规模大小的影响。[1]
一、项目建设批前公示的含义如下:批前公示一般指对各级规划、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公示,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规划部门再视公示情况决定是否许可或做相应调整,特别对于某些敏感的、可能影响公众利益的规划和项目尤为重要,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第四十条、第六十条对公示听证程序有明确的规定,并强调了法律责任,批前公示为规划许可的法定程序。
二、建设项目方面,批前公示的主要规定:一是对城市布局和城市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和公共设施项目、重点工程和市民普遍关注的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之前应当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和选址方案。
确定计提比例: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每年的职工教育经费计提比例。通常为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如3%~5%1。
开立专用账户:在会计科目中开立“职工教育经费”专用账户,将所有与职工教育相关的费用计入该账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