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对联的对仗及平仄要求
时间:2025-05-12 23:26:39
答案

工对和宽对:在词性相对时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不必天文类对天文类,但需注意平仄有度、用词恰当。

合掌:上下联或者上下联相对的某个词,意思相同。对联忌讳合掌。

平仄:古代韵书中有四种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按现代汉语四声,第一声第二声为平,第三声第四声为仄。

对联的上、下联中平仄要一致,上是平、下对仄,上是仄、下对平。

上联最后一字必须仄收,为仄声字。下联最后一字必须要平收,为平声字。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作对联时需注意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这样写出来的对联才会更加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对联的典故和趣事
答案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据说在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在过年时,命人在桃木板上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趣事方面,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曾为一位姓窦的进士写对联。上联是“窦氏烟霞笼地脉”,下联是“蟠桃仙露醉天香”。窦进士读了后嫌不够好,纪晓岚便又写了一副:“国家恩泽如山岳,人民欢乐似海洋。”窦进士读后大加赞赏,并将两副对联都挂了出来。客人来访时,看见两副对联,都称赞不已,窦进士十分得意。

以上便是对联的一些典故和趣事,它们展示了对联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对联的拟写规则
答案

以下是我的回答,对联的拟写规则包括:

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多有少。

词性相对:上下联对应的词性要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结构相应: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应,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

平仄相谐:平仄是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律,对联也要遵循平仄相谐的规则,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三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一二声)。

内容相关:上下联的内容要相关,不能毫无关联,也不能重复。

以上是对联拟写的基本规则,遵循这些规则可以写出优美、工整的对联。

推荐
© 2025 嘉成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