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 实践中,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制定了《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以对照具体伤情,确定停工留薪期间的长短。
因此,对于工伤后多久不去上班算自动离职,无法一概而论,建议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当地法规进行判断。如果需要详细信息,可以拨打12333咨询当地劳动部门。
工伤不做伤残鉴定是指在发生工伤后,雇主或者劳动者未进行伤残鉴定的情况。
通常,工伤发生后,劳动者可以申请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工伤的程度和伤残等级,从而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和福利待遇。
如果工伤不做伤残鉴定,意味着劳动者无法获取正式的伤残等级认定,可能会影响到其获得合理的赔偿和福利待遇。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的原因有多种。
一方面,雇主可能不愿意承担工伤赔偿的责任,因此故意不进行伤残鉴定,以减少赔偿金额。
另一方面,劳动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进行伤残鉴定的重要性,或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及时申请鉴定。
然而,不进行伤残鉴定可能会给劳动者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首先,劳动者无法获得准确的伤残等级认定,可能导致赔偿金额不足或者无法获得相应的福利待遇。
其次,没有伤残等级认定的证明,劳动者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
因此,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申请进行伤残鉴定,以确保自身权益的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