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口味蛇酱是湖南宁乡地区的传统特色调料,下面是它的制作方法:
步骤:
1. 将鲜蛇头和蛇肉彻底清洗干净,然后切成小块备用。
2. 生姜去皮切片备用。
3. 将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加入切好的生姜片,放入蛇头和蛇肉,大火煮沸。
4. 煮沸后转小火慢炖,熬制约2小时,直到蛇肉变得非常嫩烂。
5. 另取一个锅,放入适量清水,将小米辣椒放入煮沸,然后捞出备用。
6. 将煮熟的蛇肉捞出,放入料理机中细细磨碎成肉泥。
7. 将磨碎的蛇肉泥倒入炒锅中,加入适量的小米辣椒和清水,转大火翻炒。
8. 翻炒时加入细盐和适量的鸡精,继续炒匀至蛇肉泥熬制出油。
9. 蛇肉泥中的油熬制出来后,就制成了宁乡口味蛇酱。
10. 熬制好的蛇酱倒入清洁、干燥的密封容器中,放凉后即可保存和使用。
请注意,制作蛇酱时要注意卫生,确认食材新鲜,加入适量的调料和水,翻炒时不要糊底。制作的过程需耐心和经验,建议初次制作可以参考专业人士的指导。
1、将小葱头300克、大蒜100克、干辣椒80克、所有香料分别磨碎,可使用石捣或者飞利浦食品料理机进行加工。
2、将辣椒干用热水浸透后磨碎成辣椒酱,将虾米干浸软后同样磨碎或剁碎。
3、将峇拉煎放入烤箱烘烤3分钟或放入无油的锅内小火烘香备用。
4、将食油倒入锅内烧至6分热时,放入烘香的峇拉煎和碎虾米中火炒香,待香味出来后分别倒入磨碎的材料B炒至出油,约半小时以上。
5、将糖和盐以及酸柑汁倒入锅内炒匀后再炒10分钟左右即可。
一、刘少奇故居
湖南刘少奇故居位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在一座盖有茅草的栅栏门内的四合院中。为土木结构,泥砖墙上粉饰着糠壳泥,屋面是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门前有清澈的池塘,屋后是山峦。
刘少奇1916年去长沙读书以后,寒暑假回家居住。1961年5月,他回家乡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时,曾在此居住一周。文化大革命期间,故居被毁坏。1980年对故居按原样进行了修复。当年的卧室、书房、开调查会的横堂屋内展出了实物、照片数百件,重新对外开放,供人瞻仰参观。


二、何叔衡故居
何叔衡故居,位于宁乡市西70多公里沙田乡杓子冲。故居为一所普通农舍,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平面呈方形,坐东朝西,土木结构,有正房、左右厢房计23间,小青瓦屋面,土砖泥筑院墙,占地约2600平方米。平头槽门,门额上端悬挂廖沫沙题写的"何叔衡烈士故居"七字横匾。槽门上挂着胡耀邦书写的"何叔衡同志故居"匾额。前坪里安放着何叔衡半身塑像,门内地坪长35米,宽23米,穿过地坪即为正堂屋。双页木门,方格窗。檐下走廊,中辟天井。
1972年后多次维修,复原陈列有何叔衡及其父母住房、书房等,以供瞻仰怀念。屋前有田园、小塘,屋后崇山峻岭,左为马里山,右为大树山,有清泉自后山而下,绕宅而流,风景宜人。


三、谢觉哉故居
谢觉哉故居位于宁乡市西郊沙田乡堆子山南馥冲。1883年4月26日谢觉哉生于宁乡市沙田乡萧家冲一个农民家庭,后家境小康,搬迁到南馥冲定居,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故居系一所普通农家房舍,谢觉哉故居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占地约640平方米。谢觉哉故居二进,面阔3间,由堂屋、卧室、厨房、杂屋等组成。双合板门,方格木窗,青砖泥墙,双坡人字屋面,盖小青瓦,檐下走廊,中辟天井。谢觉哉故居有地坪,花岗石阶。前临农田,后依山坡,竹松环绕,环境幽雅。
故居现在由谢老大孙子谢金铺一家住着,产权也是谢金铺的,故居保存得很完整,里面陈列的家具和床都是清朝遗物。其中不乏谢觉哉生前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