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以好辩著称,在辩论上有自己的特色。
最大的特色,不在于学理上穷究不已卓识不凡新见迭出引人入胜,而在于他论题之外的功夫,揣摩对方的心理,窥测对方的思路,巧设陷阱,暗布机关,引人入毂,而后一剑封喉;孟子是极端自信而又热情洋溢的人,有充沛的道德上的自负,及由此而来的目空一切的勇气,认为真理永远在他这一边。
从这方面看,他是一个极天真的人。
孟子根据人的修养水平把人分为了四类,第一等境界的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持守中庸之道之人;
第二等是志向高远而处事疏阔的狂者;
第三等是不思进取,仅仅是不做坏事的狷者;最差的是曲意逢迎,献媚邀宠,四面讨好,八面玲珑,没有主见,无所谓操守,精致利己,一味从众的乡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