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偷盗致残受法律保护吗
时间:2025-05-12 22:40:05
答案

偷盗致残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偷盗电瓶车电瓶属于什么案件
答案

(1)偷盗电瓶车电瓶,价值1000元以下的,就属于治安案件

(2)偷盗电瓶车电瓶,价值1000元以上的,属于刑事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偷盗行为是什么心理
答案

偷盗行为可能是一种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对物质的占有欲和寻求刺激的心理状态。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个人的心理问题、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偷盗者往往存在着对于物质的强烈占有欲,以及对于自己的行为有着错误的认知和价值观。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或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偷盗行为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帮助偷盗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积极进行改正

推荐
© 2025 嘉成百科网